个人,他叫杨沅。
杨沅不懂火器制造,但是他的奇思妙想,却能让这些能工巧匠越过几十年、数百年的摸索过程,直接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
这个火器开发基地落成之后,几位核心大匠各司其职,正按照杨沅的“奇思妙想”在进行着不懈的研究。
杨沅是设想提出者,这些匠人则是在听到这让人豁然开朗的奇思妙想后,去把它努力实现的人。
他们从杨沅那儿拿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创意。
什么多管火器,转轮火器、连发火器,火绳枪、燧发枪、定装弹药、锥形枪弹、膛线作用等等。
杨沅提出的很多概念,都是这个时代的匠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
这些概念当然未必现在就都能实现。
比如说,锥形弹,也就是现代常见的子弹。
这玩意儿就很好实现,想到了就能做出来。
可是一经试射,匠人们便发现,除非能研制出威力更大的火药,否则以黑火药的最佳配比,那也莫如仍旧使用圆形弹丸。
因为锥形弹固然射程更远一些,穿透力也更强一些,但是现在的火药威力使得弹头初速低,射程近,子弹动能不够。
这种情况下,明显是弹头在体力翻滚产生的破坏力更大。
不用钢铁弹头而是使用更软的铅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铅丸软,一旦碰到比它更硬的骨头,它会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