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五十年,还公正了合同。村干部其实也不想干,毕竟没干过,但又要完成任务,他这个阿公身为村支书只好带头捏着鼻子签了。
也就过了一年,在林业局技术员的指导下,种的水果大丰收,还都个个又甜又好看。这个阿公承包的最多,当年就成了万元户。村民又眼红,都去县里市里告状,说好事都让村干部占了,河滩让村干部私自分了。气得阿公骂了好几天大街。
其实站在村民立场上,也可以理解。没钱没见识,保守是必然的。没见识是因为受教育少,受教育少也是因为穷,归根到底都还是因为穷。王老师感到自己的责任,决心先从龙王庙村开始,大兴科教,大搞村办企业,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但他不知道,他面临的不仅仅是2.0的问题,还有1.0的问题。很快封建势力就要给他上一课。
他问新米的价格,保副想了想,一咬牙:“100文一斗。乡里乡亲的不多要,城里都是200文。”其实这是送到天目山镇米行的价格。城里确实是200文左右,但那是米行再加工过的,而且是从镇上运到县城的价格。
但王有志不知道,还觉得是因为保副感谢他雇佣了自家三小子给的优惠价。其实有些人是得寸进尺,占便宜没够的。他故意假装想了一下,说:“行。我先要50斗。不过你们要出人帮我把地方打扫一下。”保副赶紧答应下来,生怕他反悔。王有志隐约觉得自己又上当了。
宋朝一斗约6.27公斤。后世著名地主黄世仁家是一大一小两个斗,大斗进,小斗出。自己收粮食的时候,就用大斗;卖粮食的时候就用小斗。宋代的范保副自然也会这套把戏,当然是用小斗卖。
50斗就是10斛,也就是5石,313斤半。保副说他家里刚好有这么多,就都买他家的吧。王有志不想浪费时间,他还计划明天去拜访知县,晚上要回去跟高全商量最近的规划,想赶紧回家吃饭,就同意了。
保副还想在量米的时候动手脚,但王有志一直站在旁边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