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高全想了一会儿,把他拉到卧室关上门说:“要就四十度的话好办。不就比体温稍微高一点,
我们用手试试,比较热乎不就差不多了吗?”
于是这样又试了一次,终于效果好了一些,基本上可以用了。
大家一阵欢呼,但二人还是不太满意。王有志算了算账:光这三次实验,
草木灰用去了接近六十斤,猪油也用了十来斤,结果还是不太让人满意。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钱都花完了,还是做不出来拿得出手的肥皂,毕竟宋朝是有肥皂团的。
俩人又商量一晚上,还是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只是决定目前还处于小试阶段,一次用原料两三斤就行,不能再十斤二十斤的用了。另外猪油和碱液的比例要确定下来,不能随手倒。
第二天早晨,高全起来晨练,顺便看一下“工厂”。发现昨天昨天剩下的碱液放在铁锅里,把铁锅腐蚀了,好在情况不严重。他赶紧把王有志叫起来,跟他商量这个问题。大家都上过中学,学过化学,知道碱液酸液都要用玻璃或者瓷器来装。但玻璃暂时没有,如果说用瓷器的话,那么大的瓷盆得多少钱?
高全建议用大陶缸,原来农村里有大水缸,现在一些寺庙还有。瓷器耐腐蚀,陶器应该也差不多吧,不行就定做,要求里面也刷满釉质。唉,这又是一大笔开支。
关于猪油和碱液的最佳配比,如果一点一点试,太费钱了也太费时了。现在他们是两条都不占。王有志想起来网上经常有人讲华罗庚优选法。他原来做外贸时,去工厂里监督,还有些返聘回来的老师傅用这种方法,特别有效。说干就干,他们试验区间画在一张纸条上,用黄金比例0.618不停地调试。这样做下去,一般五六次试验就可以找到最佳比例。
他们很幸运,到了第四次实验就找到了,又试了两次都是这个比例。他们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成功了。他们不顾一身草木灰,满手猪油,赶紧躲到卧室里,关好门窗,用阿拉伯数字和简体字,还夹杂了英文,把这些诀窍和关键数据都记下来。当科学家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