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爱好等。
邦迪教授耸了耸肩膀,说:“这是一种帮助留学生快速融入校园的方式,很多国家都有。”
孔子骞听了,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这种制度本身是个舶来品,并非华国首创,更不是什么老熊针对非洲留学生发明的。
实际上Buddy
Program或者Peer
Education
Program,抑或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樱花tutor、高丽外籍一对一项目,最早在欧罗巴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18世纪。
无论同性异性,学伴活动的目的都是帮助外国留学生迅速适应学习和生活,能否达到应有的成效,或者中间会发生什么,则取决于学生自己。
毕竟,都是成年人了,无论是法律还是思想,都应该自己对自己身体负责。
邦迪教授补充道,“学伴制度不仅有助于你们适应新环境,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我们的学伴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都能说点中文,热情友好,乐于助人。
希望你能通过这个制度,结交到好朋友,更好地了解坦桑尼亚。”
孔子骞点了点头,而后在‘您所希望的学伴性别’这栏里,看着上面的选项,毫不犹豫地勾上了‘女’。
他很想不要学伴的,但一听说这费用已经包含在自己学费里了,他便觉得不要白不要。
虽然非洲女性并不在他的审美点上,但相比男性学伴,他觉得女学伴更容易接受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