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骁寡于学术,昵近群小,威福在己,征伐自出。有人臣无君之心,为人主不堪之事。忠孝大节也,违之而不疑;废弑至逆也,行之而无悔。”
“大司马总朝权,寄深国命。不能竭其诚效,罄以心力,尽事君之节,申送往情。”
“大司马定策之功可命也,而不可用也,谢玄知其为小人而用之,卒致反噬,以基晋室之乱……”
……
满朝文武二三百人,十之一二皆伏奏于殿陛之下,一个个检举不法,引经据典以控诉声讨徐宗文,甚至声泪俱下,海淘大哭!
面对朝堂发难,尚书令王珣依旧如往常那般老僧坐定,不动如山。
这些年来徐宗文的爵位从豫章郡公一步步高升,只因他非司马皇室不得封王,以至于到最后升无可升只能于郡公之上为徐宗文单独设置了一个国公的爵位,加封地宁国,号为宁公。
与当年魏公曹操加九锡、建国不同,徐宗文的宁国既非禹贡九州,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的魏国,又没有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甚至不设百官,不设宗庙。
除了宁公爵位,徐宗文的官职全称为:太傅、大司马、大将军兼司州牧、录尚书事、假节钺、都督十五州诸军事、兼都督内外诸军事、食邑一万三千五百户实封八千户开国宁国公。
不说别的光八公之中徐宗文一个人就占了三个,而录尚书事、假节钺又将执政与兵权集结于一身,都督十五州诸军事则是谢安生前所受孝威帝的加官,这在当时是将谢安捧杀之举,而对于如今的徐宗文则不同,这相当于至少是名义上将晋朝境内所有州郡的兵权都交付给了徐宗文一人!
太元十五年国子祭酒车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