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奏疏念完,王志通已经将今天的奏疏都整理好了,效率真是极高的。
\n
郭敞就将随手批了几个字的奏疏往王志通面前一扔,道:“这还是朕的封疆大吏呢!一个地方上的案子,明明几百字就能说清,偏偏他写了一本上万字的奏疏。知道的晓得他啰嗦,不知道的只当他勤勉,这是给朕写万言书呢!”
\n
此时地方上的案子,除了一些特殊的,可能引起极大社会反响,或者牵涉广大的。有的重罪案,也是每件都要上报中央,甚至直接给到皇帝这里的。当然,后者大多数就是走个过场,皇帝批阅个‘知道了’就行。
\n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流程是要走的。
\n
王志通不好在这种事上说什么,他是个很有分寸的宦官,所以当下只是道:“官家,这也是他们想着事无巨细,好叫官家人在京师,也能清楚地方上的事儿...至于说详略得当,说的简单,却是多少相公都不纯熟的?”
\n
“说不得,是这位大人没想到官家的难处...他们想不到官家要日理万机,不知道要接多少个他这样大臣的奏疏,还当官家只看他这一个呢!”
\n
“嗯,这话说的不错,很有些智慧在其中了。”郭敞点点头,然后就像是想到什么一样顿了顿,忽然就笑了:“朕想起来了,素娥有一回说过差不多的话。”
\n
不知道为什么,郭敞原本有些烦闷的心情,一下就好了不少。重新拿起奏疏,不用小宦官来念,自己看了起来,精神头又恢复到了最开始的样子——王志通看着这一幕,只低着头谦卑地挪到一边去待着,仿佛什么都没看到。
\n
过了一会儿,是郭敞之前召见的官员来了...几位即将赴任的地方官。
\n
这也是大燕的规矩,凡是要到地方上任职的官员,当皇帝的都会亲自见一见,问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
\n
说起来,这也不是大燕的独创,过去曾经就有这样的制度...这种制度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