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由彩条变为彩绸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n
‘崔元徽悬彩护花’是唐时古时,花朝节的历史明显更加悠久,最早甚至可以在《陶朱公书》中找到相关记载呢!但古时节日不断吸收新故事的事儿屡见不鲜,倒也没什么可说的。
\n
“道理是这个道理...”冯贤妃还要与素娥说些什么,却因为又来了新客,便被打断了。
\n
冯贤妃张罗的这场赏花局,邀请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加起来也有十几人。不过不像是其他高位妃嫔的局,一般只会请身份地位比较高的妃嫔——好一些的,也就是正经嫔妃都可能邀请。更‘严格’一些的,甚至才人、美人都不请呢!
\n
而在冯贤妃这里,还能见到两三位无品贵人。
\n
等到客来的差不多了,冯贤妃便带着众人去赏花、扑蝶,还一起吃了花糕。
\n
一盘盘颜色、形状各异,芬芳扑鼻的花糕被送上来后,素娥拿了一只小巧的,迎春花样式的花糕,不紧不慢地吃着...这种花糕好看是好看,香气也很好闻,但味道着实不能指望,所以吃起来就是吃个意思。
\n
不只是素娥如此,大家都只是略吃一两个,就算是过节了。
\n
这‘花糕’据说是源自武则天的糕点,她喜欢在花朝节这一日,命宫廷制作以百花和米捣碎后蒸出的糕点。这个做法只要想想就知道不会太好吃了——这又不是后世那些可食用的花!比如说做玫瑰酱的特殊玫瑰什么的,现在的花直接用来和米捣碎,该多苦多涩啊!
\n
大自然世界的植物,绝大多数味道都不会好,所以才需要‘驯化’。有些花倒也有过‘驯化’,但很可惜,驯化的方向并不是味道。
\n
“说起这花糕,其实都是中看不中吃的,本不欲上这个,但谁叫过花朝节呢?总是个意思。”吃完一块花糕后,冯贤妃一面洗手,一面就道:“若说,有能叫花糕也好吃的,大约就是高妹妹了,谁不知道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