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防着。
何况还有玉漏的事,夜里她才失约,次日他就急急地赶去,好像有些兴师问罪的意思,未免太拿她当回事了。
因此上,一口回绝,“我改日再去,明日我还要往史老侍读府上去拜年。”
这夫妇二人只得罢了,次日一早回过桂太太,便打点东西套了车马往凤家去。先一齐陪着凤太太说了半日话,用罢午饭,贺台便与凤翔在外书房说话,络娴带着给玉漏的鞋到这院里来。
跟来的两个丫头原都是凤家的人,络娴吩咐她二人搁下东西自去各房寻会亲友,关上门来和玉漏清清静静说话。
玉漏一壁烧水瀹茶,一壁婉转恭维,“早上你带回来那些东西我都瞧见了,又是猪羊河鲜,又是鸡鸭鱼肉,又是彩缎布匹,又是人参鹿茸——不说这些东西如何金贵,只说你们府上想得真是齐全。”
饶是如此,络娴还是有点不高兴,“这是我婆婆叫打点的。我们老太太叫她抽个空亲自来瞧瞧亲家母,她拖赖着不肯来,瞧不上我们家,又怕老太太后面问起来不好说,拜年的礼就格外用了点心。”
玉漏少不得宽她的心,“她老人家总是忙的缘故。”
“忙什么呀?也是身子不好,老太太不叫她管家,有什么可忙的?她是忙着应酬她娘家那些亲戚,总是比我们家有权有势嚜。”
“你们家大太太娘家的根基肯定差不了。”
络娴撇了撇嘴,“舅老爷在杭州任府台。”
苏杭两地的府台又比别省府台不一样,是肥差。玉漏心头一羡,把茶碗搁到她面前,“那二太太娘家呢?”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