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到两城的重要程度不同,高顺再次亲临宝鸡,指挥大军攻城。
高顺征调了附近的五万余民夫,不惜一切代价填平护城河,作为炮灰协助主力攻城。
攻城战很快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高顺决心,哪怕是付出耗光这五万民夫外加一万虞军的代价,也要拿下宝鸡城。
慈不掌兵。
高顺太清楚宝鸡城的重要性了。
至于那些民夫是否太过可怜,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了。
在这个时代,哪有攻城战不让民夫当炮灰的?
至于说这些民夫要是死了,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汝妻子吾自养之,汝无虑也!
如果这场仗赢了,失去丈夫的适龄妇人以及女人,自然可以由他做主嫁给有功的士卒,要是败了,那就当消耗后周的战争潜力了。
战争,本来就是野蛮的。
真正意义上的仁义之师,遍观蓝星世界史,古往今来只有一支。
其他的,和平年代还好说,战争年代,就只能比下限了……
高顺自认大军非必要不主动扰民,不杀民取乐,已经够仁义了。裹挟民夫攻城什么的,要怨就怨周军为什么不投降啊!
周军要是投降的话,这些民夫不就不会死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