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华、林仁肇等部共十余万人马,分兵出击。
同时派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锺谟、工部侍郎文理学士李德明等,前往周军大营,奉表称臣请平。
求战与求和同时进行,看似矛盾,其实一点儿也不矛盾。
求战的目的,在于以战促和,求和的目的在于结束战争。
李璟的底线是夺回扬州府、滁州和舒州,这么做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后周大军无法立刻饮马长江。
后周大军一旦饮马长江,李璟可是真的会睡觉都睡不安稳的。
李璟最好的想法,则是恢复到战前的疆域。
守江必守淮,江南政权如果没有淮河防线在手,就如同北方政权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更像是商K蓝莓场里的公主,只能开门揖盗身不由ji。
不过李璟也没有得失心疯,知道让后周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能够夺回寿州以及楚州的话,也是极好的。
在李景达的统帅下,八万主力部队直扑滁州;奉化军节度使的柴克宏、右卫将军陆孟俊所部领兵两万走泰州,进攻扬州;北面招讨使朱元以及将领朱仁裕、时厚卿等所部两万余人,则直接进攻舒州。
后周并没能及时把握南唐全部军队的动向,或者说,后周的注意力完全被李景达所部所吸引,打算在滁州打一场大决战,一举灭掉南唐的主力,所以不仅对其他方向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兵力也有所抽调。
这就给了南唐其他两路人马可乘之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