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一多,商贾和普通百姓跟着上门。
\n
花阁因此相当热闹。
\n
商景明:追捧未必是好事。文人墨客一上门,再写点诗词,旁人便觉得花阁算得上雅致。花阁每年游街热闹,百姓跟着旁观如同参与庙会,让人觉得卖艺也没什么不好。对高门大户而言是折辱,对寻常人而言未必。天下百姓大多穷尽一生,也无法过上在花阁的奢华一日。
\n
花阁如此奢靡,换成米面可以养活多少百姓,可以救灾时救下多少条命。他若非见证过苦难,又怎会看花阁不顺。
\n
苏千轶细品着太子最后一句话。
\n
天下百姓大多穷尽一生,也无法过上在花阁的奢华一日。
\n
花阁里的陈设,每一件都相当贵气。瓷器漆器如寻常物件,随处可见。苏千轶手里的茶杯,摸着也不是寻常人能用得起的瓷。
\n
琴棋书画,每一样光学就要花大量的钱大量的时辰。普通百姓连识字都做不到,又怎有机会学其它。
\n
太子殿下并不喜欢花阁,不是因为看不起花阁,而是因为他心中挂着更多没有背景,没有钱财,有的是一方土地的百姓。
\n
居于高位者,难感同身受。他们再怎么怜悯,转头依旧五谷不分。
\n
要是太子的话放在别处说,她会觉得太子虚伪。他享用着天下除帝王之外最好的一切,说两句不痛不痒的话标榜他自己,不做事毫无作用。
\n
可太子殿下放在花阁里,仅对着她这等无关权政的人说,她能察觉到太子只是有感而发,随意吐露。这是他内心真切的念头。
\n
意想不到。
\n
苏千轶对太子这般姿态,有些没想到。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