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事一闹,与崔仲仁关联极大。
\n
苏千轶明白为什么崔仲仁要出门找人去了。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闹该是闹不到太子或皇上这边,可又与翰林院息息相关。
\n
教导他们的翰林院官员私下品德不行,新官员必不服。朝堂上看不顺眼的官员必然弹劾。
\n
到时换个官员,不知道会换谁。三年后评分考核必然是与执教的官员以及吏部有关。
\n
苏千轶念了一句:拿女子嫁妆
\n
在场没人成婚,女子只有苏千轶和春喜。春喜在旁向苏千轶说着不成文的规矩:小姐,女子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家中为其筹备的钱财等物。这些全是私产,要是这位夫人不同意动,谁也不能动。就算是分家或者是孩子继承,也是继承的家中财产,不可动女子嫁妆。
\n
她细说嫁妆之重要:出嫁后女子日常开支多是用自己嫁妆。这是女子出嫁后的底气。要是女子乐意花钱维持家中开支,或是给夫君读书考科举,当然也可行。
\n
春喜又举了个例子:宫中会给每一位公主筹备嫁妆,每季嫁妆黄金以万两积攒,到出嫁时多则百万,少则几十万。这可是黄金,不像刚才那官员,动的估摸是白银。
\n
苏千轶被金银晃眼。也就是说她除了自己没有透露出的私房钱,在苏家很可能存着一大笔的嫁妆?
\n
她,好有钱!这笔钱就算是嫁给太子,太子也动不了!
\n
苏千轶支棱起来,觉得人生哦,她的人生本来是没什么大问题。她支棱不过片刻,很快又颓下,长叹一口气。
\n
人活一事,果然多自寻烦恼。
\n
迎春在边上多说了两句:前朝要是有私拿钱财一事,可以直接告知官府。现在没了这条律法,这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