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各个惊异又怀疑太子是在羞辱他们。怎么能随意让一个无关女子在这种时候踏入翰林?
\n
唯有崔仲仁诧异的同时,又把骂别人的话匀了两句给太子。
\n
尔东眼疾手快给苏千轶搬了椅子。苏千轶朝着商景明行礼,随后才坐下。
\n
商景明将手中供词递给苏千轶,继续与这些大臣说:此案是谁做的,我已经心里有数。刚才最后给你们纸笔写供词,让你们再次回忆这些天有嫌疑的人或者事情,不过是给人一次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哪怕只是交代东西去了哪,也比什么都不说强一些。
\n
苏千轶翻看着供词,发现这些大臣文采一个比一个好,就是不说人话。绕绕弯弯大多都在讲他们自己无辜。
\n
供词没有署名,为了掩盖身份,字都有着同样的科考字体。一目十行下去,苏千轶找出了一份情绪外露厉害的。上面字里行间,无非说着一个意思:风口浪尖者未必是嫌犯,推波助澜者肯定有问题。
\n
哪怕用了一样字体,这笔迹痕迹和口吻万分眼熟,和苏千轶收到的情书一模一样。明显是崔大人所写。
\n
官员们又开始一一发言,试探着太子口中说的人是谁。
\n
商景明就是不回答这些人话,反而侧头问苏千轶:看了这些口供,可有什么想法?
\n
苏千轶取出几份有推波助澜意味的口供:这些有点意思。
\n
商景明将这些口供折了大半,露出的字迹点了一个老臣出来:先生让大家认认供词。
\n
这老臣躬身上前拿过去扫了眼,愣是从这一样的字体里,认出了几人。他拿着供词找上了门,当场分发:几位看看,可是自己的?
\n
第40章
\n
被点到名字的几个大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