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载兄,你为会元,你怎么想?”
\n
听到这话,王崇古也看向了一人。
\n
此人姓沈名坤,今年已经三十五。在最近这些科的会试里,他算是夺得会试第一的人当中年纪极大的。
\n
考纲改后,能适应新考纲的,往往是天资当真极佳、而且易于接受新事物。
\n
年龄偏大一点的,在这方面确实比较吃亏。
\n
而这沈坤,更是快到了三十岁才中举。
\n
在会试之前,许多人都没想到最终是他夺了会元。而前几日,一直生活在淮安的他也拜会了曾经作为总河、在淮安呆了好多年的刘天和。
\n
与王崇古不同,刘天和对沈坤的指点,竟是建议他去选择科学院方向。
\n
会试第一选了这个方向,到底是让他带动其他人,还是他当真在这些方面颇得皇帝看重?而他能夺会试第一,只怕也会预示着殿试考题的方向。
\n
沈坤欣然回答:“我所喜颇杂,也素来耿直。刘国老言之有理,我确实更适合做些学问。”
\n
“……沈兄,当真不想出仕为官了?”
\n
“入科学院为博士,也有官衔。”
\n
“……那怎可……”
\n
面对许多失望的表情,沈坤站了起来拱手:“文教部已有明文,各方向殿试考题不同。既然定下了心,我就回去再多做些准备了,诸位慢议。”
\n
这是一处旅社,在这里议论的都是投宿这里应试的举子。
\n
沈坤被人敲门拉来,也不能不出席。
\n
现在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