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大学并博研院之科研规制,如何改定考纲、编修百科教材,如何推行教育、教养蒙童,如何升学、考选,臣等是先商议好了一个草案。”唐顺之开了口,“但其中有两事,臣等想先问问圣意。”
\n
“讲。”
\n
“其一,将来诸藩国之留学生,除考选予以签证外,诸藩国主、重臣嫡子,是否命令必须在大明留学。”
\n
朱厚熜眼神微凝,示意他继续。
\n
唐顺之又道:“其二,科学院、诸大学之博研院、诸企业之巧研院,允不允外藩留学有成者任职,允不允他们将来再归国。”
\n
严嵩想起自己必须表的态,顿时正色说道:“臣以为,当明令诸藩国主及重臣嫡子在大明留学,外藩英才若任职大明科研要位,当入大明户籍,不允归国。”
\n
朱厚熜早已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少年,坐在皇帝位置这么多年,他立刻就明白了两人真正想先和自己密议的事情是什么。
\n
看了一眼唐顺之后,朱厚熜先笑了笑:“应德,你当日豪言壮语,眼下倒谨慎异常了。”
\n
唐顺之正色道:“大略上自当决断不移,细处也需做好安排。正奇相合,亦兵法要旨。”
\n
“兵法?”朱厚熜看着他的眼神,缓缓地点了点头,“朕明白了。你们今夜真正想让朕一同商议的,那是将来分藩大制。”
\n
“天下大同,文教事也十分重要。”唐顺之凝重地说,“若明年就对日本用兵,而后如何治理教化,上至诸王,下到有志远赴藩国之士绅、商户、百姓,都要有颗定心丸。”
\n
朱厚熜果然想起了刚刚在文素云那里见到的孩子们。
\n
卡萝丽娜的儿子老三澳王今年已经虚岁十六,文素云的儿子老七也已经虚岁九岁。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