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饶是如此,吴承恩当年在龙溪书院读书,也是极受淮安知府赏识的。
\n
沈坤觉得,皇帝重视杂学,也许吴承恩也能迎来属于他的机遇,所以才在皇帝面前提了提他。
\n
借殿试后赐宴的机会就推荐友人,这是何等情谊?沈坤心里是捏了一把汗的,没想到皇帝竟对吴承恩像是比对他还感兴趣,追问了不少。
\n
落在当时的谭纶和王崇古心目中,这是皇帝借这个机会向进士们传达他重视科学院方向的态度——要不然怎么“独宠”一个?
\n
朱厚熜这些天却在思索一个问题:等吴承恩来了,要不要把“脑洞”都借给他,让他再搞出一本“旷古奇文”?
\n
反正他喜欢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不是?
\n
没错,朱厚熜直接下旨,去淮安征召吴承恩入京了。
\n
多年来,朱厚熜始终有一个不知道该怎么用一份力的难题:怎么在他死后,还让大明君臣百姓心里记得前方有个可以实现的远大目标。
\n
搞什么天下大同党、提出这个理想,也只不过让他还在世时,群臣为了青史留名的伟大功业,可能会持续个一两代、两三代人的冲劲吧。
\n
但如果已经领先得太多,只怕惰性还是会有的,内部也会酝酿出问题来。
\n
说不定蒸汽机应用得极好,工商业相当发达,更厉害的技术就没动力去搞了。最终,大明反倒变成一个蒸汽朋克大明,进入不了更先进的电子时代。
\n
朱厚熜也无法在蒸汽机都还没玩明白的时候,又去对郑魁他们咧咧什么内燃机、电机、计算机……
\n
那跟讲神仙鬼怪有什么区别?
\n
可是沈坤提到吴承恩,启发了朱厚熜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