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加工、需要技术?但大明自己的需求同样大,能供销诸藩的量也有限。
\n
这其中,还有一个面对着整个欧洲市场的葡萄牙与这些藩属国争抢大明有限产能下能外销的产品。
\n
总之,大明只认大明新钱。
\n
整个贸易圈的交易规模总量太大了,若是各地都拿当地那些冶炼技术高低不等、纯度不一的金银铜来算,哪里算得过来?
\n
对了,金银铜矿石,或者铸好的外藩钱也可以卖给大明。怎么计价,大明自然也提供了一套数字和工艺检测都令人一眼瞧着便肃然起敬的标准。
\n
寰明贸易协定,就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
\n
而寰明诸国大同倡议,则关系到另一件大事了。
\n
“订立贸易公约后,先试行三年。想必这些天,诸位也听朕的大臣们讲明了其中道理。”
\n
这次朱厚熜再接见他们,则是在国议殿内。
\n
“国有国民,居于国土。治理国民,从来不是简单事。中国强盛数千年,也是从部族林立而至一统,再又不断因时而变、改制强国。这个过程,就是千头万绪的国事,每一件都理得越来越仔细的过程。”
\n
大明慈父看着他们,语气极为诚恳:“大明为诸藩宗主,实盼着诸藩也能跟上来,在治国理政上也有进步。须知,时代已经变了。从前车马慢,山险海凶。部族之间、国与国间,领地不清,属民不清,往来只有刀兵、使臣。那种情况,自成一统,可以数百年不变。但现在呢?”
\n
朱厚熜说的也都是实情。
\n
人口总体上是繁衍得越来越多了,生存空间难以避免地会彼此挤压,于是便有摩擦。
\n
技术总体上是越来越进步了,如今不是先有远在欧洲的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