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协定互通有无。诸事诸策,君臣一心皆为大明百姓万民……】
\n
像这样皇帝亲自向大明百姓说话的事情,已经进行了十几年。
\n
这么多年下来,皇帝不像过去那么神秘了,可是也显得更亲切了。
\n
在排着队领赈济粥、衣衫褴褛的朝鲜难民队伍面前,京城百姓衣着体面,热闹人此刻的注意力也不在那些赈济粮要花多少银子上了。
\n
难民是真难民,做不得假。
\n
畏缩的体态、惶惶难安的神情,都是真切的草芥模样。
\n
对比之下,愈发显得大明百姓如今的生活弥足珍贵。
\n
再想到过年前皇帝对亲王勋臣的毫不客气,实在令这些来寻优越的京城百姓感慨。
\n
“看样子,棉价是不是要涨?”
\n
“棉价涨是肯定的,但棉花又不能吃。如今可不敢明目张胆侵田夺产,那几位还没定罪呢。有余力种棉的,自然只是那些大户。”
\n
“良田还是少啊。”
\n
“……要我说,外藩的田地都被糟蹋了,瞧这兵荒马乱弄的,让咱去种多好!”
\n
“嘿你还真别说……”
\n
就连普通人也因为大明诸多技术积累带来的原材料需求的爆发想到了这一点,更何况那些头脑更好的?
\n
经过不愿改变现状和那些不甘于现状的人这一年多来明里暗里的较量,其实如今的状况已经被总结成了一句话:大明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内外原料供给之间的不平衡。
\n
也不知这句话是谁先说的,说得真对!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