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官,那么门槛就只是汉文熟练、乖巧听话罢了。
\n
朝鲜如此,琉球那边的法子则不同。
\n
之前被杀害的人太多了,而且基本都是生活在本岛那边的琉球精英。
\n
剩下的八重山、宫古诸岛那边,识汉文的全部被授了官职还不够用,胡宗宪自然理所当然地从随着海商过去的汉民中又挑了些人担任官职。
\n
同时,仍在重建中的首里城中,第一个小学、中学也已经建立。
\n
只是重建,胡宗宪面临的问题要少得多,他还有时间亲自担任老师。
\n
大难不死的,确实有后福。
\n
在这场琉球大劫之中幸存下来的人,如今看到的确实全是大明给他们带来的福祉。
\n
肃王带过来的,可是大明皇帝借给他的一大笔启动资金的机会。
\n
重修港口、重建新城,所需物资、无需人工,如今都在琉球之内流动了起来,生机正在继续萌发。
\n
眼见朝廷如此之大的决心,再加上压根没把东瀛倭国放在眼里,东南沿海有许多人正越发确信在琉球的机会。
\n
不论如何,现在到人口大减、土地众多的琉球就能先到先得,而后必定还有明军远征、根除倭患的机会,还有琉球再成万国津梁、居中海贸的机会。
\n
和朝鲜不同,琉球这里,大明是没准备直接纳为实土的。
\n
这还意味着到这里会比去朝鲜要自由得多。
\n
时已隆冬,但琉球这里并不冷,反倒显得热气腾腾、生机勃勃。
\n
而大明的北京城,《明报》上早已刊发,在大明百姓眼中看来,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