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夏言说得斩钉截铁。
\n
目前在东瀛方向,有分量的文官重臣只有朱纨。
\n
虽然是正二品大员,但东瀛国土岂是朝鲜可比?
\n
夏言这么积极,还因为哪怕强如汉唐、猛如蒙元,也不曾有过将那东瀛彻底制服的功绩。只此一事,确实能成为千古留名的人物。
\n
他就和郭勋一样,也很清楚任上只有这一桩功业了。将来对西南、漠北、西域的经略,恐怕要等到数年之后了。
\n
朱厚熜在犹豫的其实只有一点:唐顺之才虚岁三十八,接军方一把手的话,能做的时间太长了。
\n
唐顺之站了起来:“陛下,臣与夏总参同往吧!”
\n
“……你也去?”
\n
“夏总参为帅,臣为参谋,历前线,功成则返。”唐顺之低着头,“有夏总参与臣同往,陛下不必忧虑东瀛战事。陛下专心筹备将来北征南征,军务会议诸参谋能辅佐陛下做好准备。”
\n
朱厚熜认真考虑起来。
\n
如果夏言和唐顺之一起过去,那个方向自然能更加放心。
\n
唐顺之也知道自己还年轻了些,而朱厚熜对自己后半生“武略”方面的大计也商量得差不多了,剩下确实只是筹备。一方面做好东征的后勤保障,另一方面开始针对蒙元、外滇来谋划。
\n
所以……要临时再选个总参谋和国务大臣来过渡一下?
\n
朱厚熜又看了看已经回来的严嵩,想了想之后就说:“也好!这样的话,公瑾自朝鲜去对马岛,也顺路把朝鲜军务再理一理;应德自台湾去琉球,与严世蕃汇合。应德,海上风波难测,你可要准备周全!”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