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是在教他和两个哥哥治国之道,最后军情急报入宫,让父皇的神情凝重了起来。
\n
不多长的时间后,总理国务大臣杨慎及诸国务、新任军务总参谋毛伯温、郭勋、陆炳、崔元、余承业等重臣悉数入宫。
\n
而他和哥哥们也没有被吩咐先离开,而是坐在乾清宫正殿侧面的椅子上,听父皇和群臣商议军国大事。
\n
大殿之中燃着炭火,很温暖。
\n
但朱载墀的心却有些发凉。
\n
时隔十年后,北虏寇边。
\n
西起河套阴山口,东至宣宁大沙窝,蒙元有三路大军近五万骑。
\n
“是谓不征之国矣!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北患未除,如今鞑子待王师深入到东瀛了,粮道阻且长,这只怕才刚开始!”
\n
当朝总理国务大臣情绪顿显不稳,不由得发了一句牢骚。
\n
朱载墀看了一眼父皇。
\n
区区被赶跑的鞑子,应该用不着这么紧张吧?如今东征,动的也只有蓟辽边军和京营、海师,河套、宣宁边军可是满编满员的。
\n
军务总参谋却凝重地说道:“臣也认为,这必定只是开始。俺答蛰伏十年有余,如今骤然出兵,边军哨骑及外察事厂竟未察觉,可见筹谋周密。不只北境,满速儿新逝,他儿子沙汗可不是聪明能稳住的主!”
\n
“朝鲜李氏身死国除,这消息经过了一年多,也传遍诸藩了。”黄佐也开了口,“怕就怕,这次俺答还串通了不少藩国一同生乱。订立公约后,数年转眼将至。能不能与我中国建交、将来命运如何……若是俺答巧舌如簧,未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n
朱载墀这下总算有些听明白了:原来是趁大明东征,煽动诸多藩国一起生事,想要大明就这样耗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