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的重要形势面前,至少这件事上绝不敢再轻忽。有过一回挫折了,若一而再,那此生必然再无望中枢。
\n
至于海瑞,更是在什么位置就会好好做那个位置上的事。
\n
部署已经给了下去,这本质上也是一次“将计就计”。
\n
大明北境此时没有足够慑服众将的大帅在,但中层将领的素质却不是二十多年前可比。
\n
这么多年,武举受到重视,武将袭替也需要先进行考选再授职,袭替的职衔和授予的武职并不直接挂钩,这世袭将职也越来越像一份“爵衔”。
\n
而治安司、企业的存在,那些没本事再通过战场立功的,渐渐也都分流了大半出去。
\n
悉数募兵,都知道将来大明的边军是必定要打硬仗、开疆拓土的。
\n
现在机会来了,虽无统帅各方的大才,但皇帝在这里,方略已初定。
\n
宣宁赛罕山那边的边军,全部都后移到了大沙窝以南开平一线。
\n
河套那边,重兵保护的是水利基础条件已经改善不少的九原一带,那里的城池、良田、河网,这塞上江南不容破坏。
\n
因此,从宣宁的答鲁边城再往西,就只有砂井这一个目前大明北边大型军堡了。
\n
砂井城往南,便是作为屏障的阴山山脉。若从阴山山脉的隘口突入到了南面,就会进逼河套一带。
\n
而这样的隘口,并不少。
\n
在阴山山脉最西端、被称作狼山的那一条支脉,“东西数百里,随处皆有通漠要道”。大巴图口、什探口、阿达口……这么多的隘口,如今大明哨堡已经尽撤,回到了阴山以南,一个个隘口看上去像是会吞噬生命的死亡通道——谁知道大明有没有藏兵狼山上。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