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才刚刚开始。这片地方的潜力,比你我想象的更大。”
清晨,项龙站在稻田边,凝视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随手拿起一根竹竿,带领大家搭建简易的水渠。项龙根据地势,设计了“梯田式”水田结构,既能节省用水,又能防止山洪冲毁田地。
“你们看,这水流从高处下来,一路灌溉下去,最后多余的水还能引回江里。”他向周围的流民讲解道,“只要维护好水渠,今年的收成肯定翻倍!”
在他的指导下,龙皇岛的农业效率迅速提高,不仅水稻长势喜人,还开始尝试种植甘薯、豆类等作物。
与此同时,他带领一部分手工业者开发制陶技术。通过烧制陶器,岛民们终于有了可以长期储存粮食的容器。制盐也被提上日程,项龙组织人从河口收集海水,利用简陋的盐田晒盐,解决了大家长期缺乏盐分的问题。
岛上的人们从最初的疲惫与绝望中逐渐恢复了生机。无论是手拿锄头的农夫,还是围着火堆烧陶的工匠,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流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矛盾也愈发明显。一些百越部落的头领试图恢复旧有的“酋长制”,甚至要求重新划分资源。项龙意识到,如果没有一套明确的规则,龙皇岛迟早会陷入内斗。
宋清婉主动提出草拟一份《龙皇律》,将岛上的管理方式制度化。她建议:
1.
所有人必须参与劳动,按劳分配;
2.
禁止私斗,所有纠纷需提交“议事堂”解决;
3.
组建一支民兵队伍,专职防御外敌;
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