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隆基其实不喜欢这种长期投入,却难见成效的事情。
十年不短,他老了,人生有几个十年?
况且十年以后,在郡县布局,不知要多少年?
很可能是二十年,甚至更久。
李隆基注定无法看到。
一旦在州郡立下济生堂,花费的钱财将无可计算。
但李瑄把话讲得十分美好。
提示李隆基,现在圣人建立雕版印刷,让更多贫寒百姓得有知识;建立慈幼堂,使普通百姓有所依。
李隆基不一定能看到慈幼堂立于郡县,但他觉得自己一力推行,这算是他的功绩。
就像汉文帝等许多君王一样,他们死后的名声,远超活着时的声威。
再比如尧舜,活着的时候,一定不是圣君。
李隆基认为花费这样的钱财,符合他的身后之事。
“救济苍生,十年长安,二十年郡县。今陛下英明,得断此天下大计。臣相信今年今日,必名留青史;此时此刻,将是中国的升华,我们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必然如洛阳牡丹花一样灿烂,此臣之夙愿!”
“臣之所赐,皆出陛下;臣所衣食,皆自百姓。臣只是遗憾黄金放在家中有何用处?臣得蒙厚爱,俸禄都远远用不完。过去汉代的三公杨震一介不取,丞相黄霸两袖清风。这是我辈宰相该学习的。国家在变革,在突破,在强大,臣出黄金两千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