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丞相丙吉那么贤明,他的儿子丙昌却与贪官勾结;晋代谢安的女婿王国宝傲慢且不遵法道,但这并不妨碍世人对谢安的称颂。更何况新安令只是李相的堂兄,请将此案由御史台处理。朝野上下对李相的为人有目共睹,不论如何都不应该将其联系到李相身上。”
就在朝堂文武大臣各怀心思,连变革派都一筹莫展的时候。
户部郎中李岘出列向李隆基奏道。
他是真心为李瑄考虑,用这个比喻告诉文武百官,就算新安令犯下天怒人怨的大罪,也不该和李瑄联系在一起。
他和李瑄的想法一样,既然保守派敢将新安令李銙奏到朝堂,就表明已经掌握李銙的确凿证据。
“李郎中言之有理,朕也这么认为。杨大夫,此事就由你去做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将此事交给御史大夫杨慎矜。
纵然李瑄堂堂正正的说道,但毕竟是堂兄,要避嫌此案。
“臣遵旨!”
杨慎矜出列领命。
保守派的大臣对李岘的话十分不满。
李岘摆明着在降低此案关于李瑄的影响力。
怎么可能和李瑄一点关系都没呢?
李銙从一个中县的县尉,晋升为畿县的县令,难道不是因为李瑄吗?
从因果上,这就是李瑄的过失。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