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李隆基就这件事情询问李瑄和李林甫、裴宽。
“此事可将吐蕃大相召来一起商议。”
李林甫这么说一句。
这是李瑄的功绩,李林甫议论的时候,总觉得十分别扭。
“右相此言差矣!吐蕃强弩之末,已翻不起风浪。大唐已将吐蕃威服。吐蕃上贡数量不是他们决定,而是圣人决定。这才能显示出圣人威加海内外,也要让天下百国知道,不臣服大唐的后果。”
李瑄日常出来反驳李林甫,并说出一些令李隆基畅快的话。
“七郎说得不错。”
李隆基大悦,缓缓向宰相们说道:“不如让吐蕃如回纥一般,每年上贡马三千匹,牛五千头,羊三万只,皮毛五十车。”
这些贡品能从一定程度上,维持大唐的繁华。
李林甫本想说圣人英明,但见李瑄没说话,他果断闭嘴。
李瑄总是在中书门下堂反驳他,打击他的威望。在一些事情上,李瑄会蛊惑圣人。
“圣人过于仁德!吐蕃和回纥不同,他们国内还有诸多牧场,牛羊马无计。多让吐蕃纳供,就是削弱他们的力量。”
李瑄并不赞同这些年贡的数量。
雪域高原气候变暖后,吐蕃的畜牧业、农业得到有效发展,吐蕃虽然战死、被俘虏的士兵众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