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
李瑄所布置的铁花,是后世成熟的铁花技艺。
在骊山东部数十里的地方,李瑄选上百名金吾卫禁军,他们都是胆大细腻的壮汉,没日没夜地练习打铁花。
并让他们自己开拓打铁花的方式,务必华丽。
打铁花表演时,在一处空旷场地搭出两丈高的双层花棚,棚中间竖立一根两丈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四丈以上。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
现在禁军们的技艺,可以打出直径超过十丈的铁花。
虽说生铁也是贵重物品,但建筑巍峨的灯楼、灯塔比起来,前前后后,所需要的铁不过数百贯而已。
剩下的琐碎,更是不值一提。
等这些禁军郎将走后,李瑄终于到达翠云亭。
此时距离戌时三刻,只剩下半刻钟不到。
文武百官也陆续到达翠云亭上的空旷地。
寒夜里有微风,不少官吏缩起身子。
最起码到现在,他们没有感受到上元夜的气息。
李林甫等保守派,等着看李瑄的笑话。
他们无法理解李瑄的呈现。
认为即便有新奇,也不如灯楼、灯轮的壮丽,圣人不一定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