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实话。
世人都知道安禄山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受到圣人的宠信。
曾经李瑄为四镇节度使,控地万里,但没有人不服。那是实实在在的军功加身。
但安禄山凭什么为三镇节度使,而且在天宝八载的时候,就配和李帅一样封为郡王?
还有那鲜于仲通,寸功未立,就靠着杨国忠,从芝麻大小的官,成为剑南节度使。
他们这些将领万里苦战,才有这种地位。
“不要多想,我只是为你们惋惜。可惜我不是宰相了,不能像是提拔哥舒翰、王难得、安思顺一样,去提拔你们。”
在众将领心情复杂的时候,李瑄又这么说一句。
“跟随李帅一起征战,是生平一大快事,哪怕是兵卒,也无怨无悔。我们相信李帅一定会重新登上宰辅,位极人臣!”
车神塞向李瑄拱手说道。
他们才想起,李帅已经登临过高峰。
“我回不去了。圣人不允许我变法,大族和大臣们反对我变法,豪强和地方抗拒我变法。”
李瑄叹了一口气,又说道:“可我害怕大唐积重难返,又不得不寻求改变。让百姓衣食无忧,让将士们远征在外,不必为家中担忧,这是我的夙愿。”
“当今天下思变,李帅一定能回长安,澄清天下,我等都支持李帅。”
李瑄话刚落,李嗣业大声喊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