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难以合眼。
“臣会多派探子,寻找山间小路,打探消息。”
杨国忠回复后退去。
李隆基独坐在空旷安静的交泰殿上,迟迟未回自己的寝宫,直到太阳落山,李隆基起驾到花萼相辉楼。
这是最近每天都会做的工作。
他登上花萼相辉楼的最高楼,一眼望长安全貌。
可惜,在长安水灾的时候,他没有勇气掀开窗帘。
水灾只是百姓受苦,叛乱则是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自安禄山起兵以来,潼关烽火,再次被点燃。
按照大唐的制度,从潼关到骊山,每隔三十里设一烽火台。
最后一座烽火台设计在骊山主峰的山顶。
和一般的“烽火告急”不同,骊山上的烽火叫“平安火”。
如果潼关安全,则清晨和傍晚各点燃一次,向长安报平安。
这样形势的烽火,更能让李隆基心里慰藉。
李隆基登花萼相辉楼正是为观看这平安火。
这一天,崔乾佑昼夜不息,猛攻潼关。
血流黄河,血洒高山,惨绝人寰!
但潼关还在唐军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