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军突袭蒲津渡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收到天策上将军令和大燕皇帝的招抚诏书。
郭子仪和李光弼焦头烂额,坐立难安,他们在井陉关口的大营中商议如何应对。
“安禄山这个逆贼伪帝,竟妄想招揽我等,大唐一百多年基业,威加海内,怎是他可以撼动的?他不过是猖狂一时,必死无葬身之地。”
李光弼在营帐中来回踱步,他披甲戴胄,手扶宝刀,怒气冲冲地说道。
特别是安禄山写给他的信件中,先叙旧与李光弼同为营州柳城人,大家是同袍老乡,应该亲近。
然后又扬言契丹族已经向他臣服,众望所归。好似身为契丹人的李光弼臣服大燕是理所应当一样。
李光弼出身于契丹族大贺部,早在他父亲李楷洛的时候,就投靠大唐。
他从小受汉人文化薰陶,加上熟读汉人经典,深谙孙吴兵法,与汉人无异。
父亲李楷洛抵抗吐蕃,为国战死,让李光弼信念愈深。
契丹大贺部一直在大唐的河朔一代,李楷洛战死后,李光弼理应继承大贺部的酋长职位。
但李光弼却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弟弟李光进,自己门荫从军效力。
哪怕安禄山承诺封他为郡王,他也没有一丝投降安禄山的念头。
李光弼入河北的时间最早,他一收到长安的任命后,马不停蹄到太原调兵遣将。
由于河东兵马一时间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