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更平坦的直道,是战时快速调遣的关键因素。
今后尚书和宰相的升任,多会从政绩出众的行省长官调遣。
不仅如此,行省还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当前大唐隶属的各部胡人太多,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行省制度的研究和推出,对李瑄来说是必要的。
如岭南、黔中等许多遥远的地方,中央永远也看不到,又不了解各族,想插手其中,鞭长莫及,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替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区进行管理,朝廷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大一统的大华夏,将会在这一刻定型。
但是李岘听到李瑄的话后,面色一惊。
不是因为行省制度,而是地方“行中书省事”。
要知道,现在是尚书令当权,让地方行中书省事,那一定会是中书省当权。
作为权臣,尚书令更符合李瑄把持朝政。
而中书令,可供皇帝驱使。
这证明李瑄迟早不会再担任尚书令。 当然,李岘也不认为李瑄会担任中书令。
行省制度,一定是为再进一步准备啊!
即便有这种心理准备,但身为宗室的李岘,心中还是有些惆怅。
地方行中书省事,但李瑄要增设九部,明显不会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以后在不设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