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比如请一位受欢迎的男演员穿上你的大衣拍摄杂志封面,或者直接赞助杂志,让他们自由选择合适的男演员。
这样,不仅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还能引领潮流。”
陈行琅被这个新奇的想法震撼了。“你是说做广告?”他问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不过比传统广告更巧妙,成本也更低。”周乔解释道。
陈行琅思考着,“但如果杂志社不接受我们的衣服怎么办?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控制演员的表现……”
陈行琅是个小批发商,与时尚杂志和演员的世界相去甚远。对他而言,《时装》杂志不仅是学习的宝典,更是他日常生意的重要参考。
要他从崇拜这本“宝典”到尝试改变其内容,无疑是一大挑战。
周乔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你得花点心思,也得拿出些诚意来。别心疼那点钱!不过话说回来,你到底压了多少货?”
陈行琅虽然只是个小批发商,但在1984年已算是有些家底的人,至少比刚刚开始倒腾服装几个月的周乔有钱得多。
那时,想要请像姜黎黎这样的国民偶像帮忙宣传,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那个年代,男女演员们大多还在领固定工资,拍一部戏的片酬可能也就一千块左右。
而如今,顶级明星的片酬动辄上亿,收入远超许多上市公司的年利润。
但回到80年代,即便姜黎黎这样的当红女星,其商业价值也未必能胜过周乔。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