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道,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敢吱声。
章邯此时的主要工作是在骊山主持秦始皇的地宫修造工程。在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告诉秦二世,骊山始皇帝寝宫那里尚有数十万被罚服徭役的罪犯。他建议赦免骊山囚徒以及家属奴仆的罪责,打开兵器库,将这些囚徒组织起来,用以抵挡陈胜的叛军。
让一些做手工活的平民去抵挡数十万大军,章邯疯了吗?
当然没有。
章邯是管财务的,算盘打得贼溜。
他知道,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陈胜能发展到百万大军,其主体还是农民。那个时候成年男子都必须服兵役,也就是说,老百姓既是农民、手工业者,又随时可以是军人。
所以,无论是周章的义军,还是骊山的囚犯,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受过军事训练,都是拿起武器当兵,放下刀枪务农的平民百姓。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已经将天下兵器收缴殆尽,民间造反只能揭竿而起,就是拿起身边的木棍什么的当作武器与政府军作战。
虽然起义军沿途收缴了不少地方部队的装备,但同秦正规军的装备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至少起义军缺乏重铠甲装备,还有射击距离和精度较高的弩,以及密集的箭阵,这些都是起义军缺乏的。
说起对阵双方的兵器,不得不多说几句。秦国的兵器制造工艺水平在秦统一前就优于其他六国。就拿秦剑来说吧,秦制造的青铜剑,铜与锡的配比很好,使得秦剑的硬度和柔韧度达到完美的结合。
当时为了对付匈奴骑兵,秦国还专门制造了一种叫驽的兵器,与箭不同,驽上弦的时候必须用脚才能拉得开,其最大射程可达三百米,一百五十米内还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发射弩的扳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