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失误的会员选票上的好影片能够保留竞争机会,同时保证最佳影片具有广泛代表性。
在这种投票机制下,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行为:游说制。
老美的大总管人选可以也必须游说,奥斯卡奖当然也可以游说,而且往往至关重要。
能说服别人的就是好的,老美甚至为此颁布了游说法。奥斯卡专业游说公司的客户往往是大的电影发行商、制片商这类重要客户。
米拉麦克斯的韦恩斯坦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他的名字在奥斯卡上被感谢的次数,比上帝都多。
经典战役:这就必须谈到1998年的奥斯卡。
韦恩斯坦砸了500万美元给自己的片子做公关,请评委吃喝玩乐开party、女主角格温妮丝·帕特洛出席了每一个首映礼、甚至还买水军抹黑竞争对手。
最后,“不负众望”地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格温妮丝·帕特洛战胜凯特·布兰切特和梅姨封了影后——也被称为史上最水的影后。
可怜的是那一年的汤姆·汉克斯,救得了瑞恩,却救不了自己。
这家伙私底下的名声很差,但不妨碍他确实有手段,董熹直接扔了1000万美金给他,让他负责的冲奥。
而李桉这段时间,也在美国配合对方,游走在“老白男俱乐部”之中。
这几年,奥斯卡政治正确的风刮得挺猛,黑人种族歧视这张大王牌,但也有歧视亚裔+同性这张牌,至少也是大王加个Ace。
现在比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叠buff,这才是奥斯卡真正的玩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