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有时候还借用考院的考棚进行模拟考试,按照乡试试题类型出题,每一场也是连考三天,吃喝拉撒都在考棚。
主打就是一个逼真。
六月中旬,州学就早早放假,让秀才们去准备乡试报名等事宜。
“你们别急着走,我给闻祭酒通了气,让他辅导你们几天。”
初六和苏彪正准备回去,楚昭南却留住他们。
二人大喜。
闻祭酒学富五车,尤其在八股文和策论上有极高的造诣。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二人谢过楚昭南,又在祭酒闻敬儒指导下,学了十几天,然后告别回家。
······
乡试在省城迁南府贡院考。
七月底,全省各地的秀才便浩浩荡荡赶往省城,为这三年一次的乡试冲锋。
金举人、银进士。
说的就是乡试竞争极为激烈,淘汰率非常高,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七左右。
能从众多秀才中脱颖而出成为举人,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其含金量极高。
能不能鱼跃龙门,就靠这一搏了,否则又要熬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