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逐步接手政务,培养起了自己的班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也有他们一代人的责任。自己能为大明做这么多已足够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朱慎锥是皇帝也不可能把所有事做完。
为后人打下基础,创造条件,指明方向,这些已是足够,至于其他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一代人做不完的,那么下一代接着去做就是。所以没有意外的话,朱慎锥准备在自己六十岁的时候退休,直接把皇位让给太子,而他退下来去当太上皇即可。
之所以这样考虑,不仅是自己身体和精力的缘故,更是为了给太子铺路,做好表率。历代皇帝中,主动退位让出皇位者寥寥无几,大部分皇帝都是眷恋皇位,哪怕老迈昏庸也牢牢抓住手中的权力不肯放弃。
唐玄宗就是如此,开创了大唐盛世的他假如早点让出皇位,把国家交给太子接班,也不会因为后来的安史之乱让一世英明尽毁,从而使得大唐在他后期盛极而衰了。
类似他这样的帝王还有许多,比如汉武帝刘彻、梁武帝萧衍、宋徽宗赵佶、隋炀帝杨广等等。
就连被称为明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如此,假如不是李世民死的早些,没留给他更多的时间的话,恐怕大唐从太宗后期就由盛转衰了。
朱慎锥是个明白人,但他却不能保证等自己真正老了会不会变成这种昏庸的模样。所以早早定下退休的安排,无论对自己还是太子包括整个帝国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再者,皇帝这个工作实在是不好干,一年三百六十天,官员有休沐的日子,可作为皇帝可以说每天都在工作。无数大小事都压在皇帝的肩膀上,他的每次决策都牵涉到帝国的兴衰,这样的工作不仅耗费大量的精力,更让人会产生一种无力感,长久下去,哪怕拥有再高的地位,皇帝也会因为这些政务被搞得筋疲力尽,从而产生厌政的想法。
哪怕朱慎锥的意志再坚定,时间久了心中也是叫苦不迭,可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他也只能硬着头去做。如果能退休让位,彻底解脱,对朱慎锥来说并非坏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