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说。
“怪不得你那么聪明,把生意做到我们头上来了。”铭达公司的柳冰茹抿嘴笑道。
“有好处当然不能忘了朋友,”张晓峰笑了笑,接着说,“我们县政府已经和果苗场达成了合作意向,一株刺梨树苗,大的是五元钱,小的是三元钱。人工方面,不需要强劳力,老弱妇孺都能种植,一人一天80元。一亩土地大概能种一百五十株左右。大家可以算一算投入,结合自己的财力,进行合理安排。”
“人工费一天80元?太划算了!”一个老板说。
“看样子挺有搞头,得好好想想。”另一个老板连连点头。
“问题是,种出来能卖得出去吗?”一个老板精明地说。
“没错,主要还是销路的问题,得先了解清楚,别到时堆放在家里吃不完就麻烦了。”有老板这么比较谨慎。
等大家议论的声音小点以后,张晓峰又说:“各位老板,不用着急表态,可以慢慢想。各种资料都发给大家,回去好好研究一下。不过,因为费用的原因,我们不能待在这里太长的时间。两天后,有意向的老板来到这里和我签合同。一亩地,我们收取一千块钱的保证金。这笔钱,种完一亩,我们退一亩,绝不拖延。”
“不收保证金行不行呀?”那个田秃子问道。
“呵呵,不好意思,当然不行了。因为我们要让农户停止种植其他作物,县政府还要对沿线道路进行修整,如果我们把这些前期工作做完了,有人不来种植,我们也不好交待。再说,一千块钱不多,每年我们给农户的租金暂定为每亩八百块,一千块钱也就是一年的土地租金而已。”张晓峰笑了笑。
“一千块钱的保证金不多。”有老板公允地说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