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才五十平方米,两层,下面四个房间,上面四个房间,楼梯从一侧上去,院子里另外建一个小型厨房和一个厕所。
“层高只三米,只粉刷外墙,内部不刷,负责安装门窗,土地由政府平整好,标好屋基的样式,大家只负责建就好了。一幢房子所用的砖、水泥、钢筋、砂石的数量我们都找人算好了,大家施工的时候,我们有人负责监督!”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不用什么资质呢,什么东西都固定好了,质量也就有保障了。”台下的小包工头都恍然大悟。
一些大公司的老板们也都了然地点点头,这种批量的生产,就像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一样,各种烧烤技术已经搞成了量化,用什么料,烤几分钟,都明文规定清楚,任何一个新手都能做出一模一样的东西出来。
张晓峰接着说:“这样的小型民房,来参加这个会的人,我相信都能建造,找几个村民就可以建起来了对不对?我们县政府初步定价是十八万一幢,建造十万幢。下面就开始进行招标。谁出的价低,我们就包给谁做……”
张晓峰的话一说完,下面就嗡嗡声四起,大家议论开了。
“对呀,这样的房子比我们自己建的要简单多了,我家建了三层毛坯房,都不用二十万,十八万有得赚。”有一个小包工头说。
“没错,张县长说了,地基由政府平整,我们只负责下基槽就建起来了,省时省力,比相像中的好建得多。”另一个包工头说。
那些有实力的公司,看的可不是这些简不简单的事,他们看中的,是十万幢的数量,这么庞大的数量,才是真正吸引他们来参会的原因。一幢房子就是只赚十块钱,那也是一百万,何况建一幢民房才赚十块钱吗?显然远远不止!
和张晓峰认识的郑珊和陈实也参加了招标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