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新砍的,就掉落在地上。
看样子,正是壮汉动的手。
所以,书生和壮汉之间的争执,就是因为这尊神像?
书生迈步过来,对着陈晋作揖做礼:“这位兄台,请了。在下张桐,乃泗山县县学增生,未请教?”
原来是个秀才,还是名“县学增生”,难怪有些底气。
在乾朝,读书人在私塾族学开蒙后,便会参加童子试,过得前面两关是“童生”,考过三关,才是“秀才”,从而获得最低一级的科举功名。
成为秀才后,就可以正式进学了。到官府学院读书,以准备参加乡试,即为“举子试”。
进学有讲究,得参加岁考,成绩好名次高的,列为“廪生”,不但不用交学费,每月还有廪米补贴;比廪生差的,便是“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后面还有个“附学生员”。
“陈晋,从根水县游学至此。”
陈晋回个礼,答得简练。
张桐也不在意,朗声道:“原来是陈兄,既然陈兄到此,正好来评个理。”
“什么理?”
“事情是这样的,先前这位好汉说天气寒冷,想要生火取暖,这没什么。不料他竟然到附近的山神庙里,搬来这尊神像,然后要砍碎开来,当做柴烧。如斯行径,岂不是对神明的大不敬?会遭受神明怪罪,报应下来的。所以我进行劝阻,不让他动手。”
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