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更晏婴之宅,婴曰:“臣之先容焉,臣不足以继之。”卒违公命,以成私志。臣自顾省,不克负荷,食旧为幸。虽上德在弘,下有因割,臣三叶累宠,皆统极位,义在殒越,岂敢饰辞。
荀彧看得明明白白——“虽有犬马微劳,非独臣力,皆由部曲将校之助”这不是想让封,明摆着以退为进,还要为部下讨恩典。“臣之先容焉,臣不足以继之”曹
', ' ')('\n
操的父祖又有何德行可言?这份表章从头到尾透着虚伪,荀彧真不知该作何评价,只将表章递回,揶揄道:“晏婴的典故用得不错。”
“是吗?”曹操还真当一回事,拿过来又研读半天,最后点点头,“嗯,还算可以吧……我得再酝酿一下后两份表章。《周礼》有云‘三让而后入庙门’,让三次再接受,别人就不会再说什么闲话了吧!”
荀彧知道他想通过一次一次的辞让把自己的功劳表露出来,顺便坐抬身价,不过这么干实在是透着虚假,没什么意思。
“您现在已经受封大将军了,打算封袁绍做什么官呢?”荀彧问得很有道理,大汉自外戚窦宪平北匈奴受封大将军以来,这个位子一直是百官之首,三公虽尊贵而无实权,再没有比这大将军更高的官职了。而袁绍从河内举兵以来,一向以天下群雄之首自居,自称为车骑将军,替天子代行诏书,其实力也确实是最强的。现在曹操一屁股占上了大将军,给袁绍什么官呢?
曹操沉吟道:“大司马张杨占着、卫将军董承占着、车骑将军杨奉占着,我看就给袁绍一个太尉,再领冀州牧吧。”
“太尉?!”荀彧很诧异,“太尉不是杨彪吗?”
“马上就不是了。”曹操一阵冷笑,“那老家伙在洛阳请我去赴宴,恐怕是心怀叵测。我没有去他便自疑起来,昨天已经上表朝廷,称年迈体衰,主动要求以疾罢免。”
荀彧提醒道:“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况杨彪此番忠心护驾,辗转崎岖危难之间,几不免于害,不好随便罢免他的官职。”
“这倒无妨,且转他为谏议大夫,过些日子再说……这个我心里有数。”曹操漫不经心道。
你心里是有数,可不知究竟是什么数!荀彧还欲再谏,满宠突然走了进来。
“天下第一县令来啦!”曹操笑呵呵戏谑道。
他以为满宠必然奇怪发问,哪知满宠充耳不闻,根本没注意他说什么,趋身施礼道:“启禀大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