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是说我可堪造就?
曹操归座,抚着大腿道:“这韩暨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改进了鼓风之法,以水排代替马排、人排,不但节省牲口,而且利益三倍于前,若不然怎能有这千锤百炼的宝刀?我今日把刀交付与你,就是想告诉你掌权如掌刀,生死决断皆在一念,岂能不慎乎?也希望你为人处事能如此刀一般千锤百炼反复打磨。”曹操对曹丕前番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但有些话不方便直说,只轻轻一点——你结党营私、贿赂官员那点儿事我都知道,以后给我老实点儿!
曹丕躬身道:“孩儿铭记教诲。”
说是说做是做,他究竟明白不明白,曹操也摸不清楚,只是直勾勾瞧着儿子。杨修与曹植相厚过于曹丕,可没心思听他父子推心置腹,见是个空子,赶紧奏道:“丞相,还有一事禀报。”
“说吧!”曹操的思绪被打断。
杨修捧过军报:“颍川发来军报,朱灵所部无故滋事,哄抢别营粮草,两军发生械斗。”
曹操不禁蹙眉——朱灵的兵滋事已不是第一次了,当年河北平定曹操命朱灵管理冀州新兵,与于禁、张辽、李典等六军南下颍川屯驻。临行之际曹操反复嘱咐朱灵小心谨慎,他全不入耳,结果闹出中郎将程昂叛乱之祸。这才时隔几年,老毛病又犯了。曹操不再手软了,冷冷道:“火速致书于禁,令他持节钺夺取朱灵所部兵权。哼!我能与之,亦能夺之,谁叫他行事不谨!”
曹丕并非粗心大意之人,他甚至比曹操心眼还细。但是今天人逢喜事,又被孔桂灌了一肚子迷魂汤,竟没听出父亲这话不单说的是朱灵。曹操望着儿子的背影有些失落——难道这就是我曹某人百年之后的继承者?大是大非未见建树,蝇营狗苟却有才华,心胸不宽,德行不广,才智不具,行为不谨,哪比得上我死去的昂儿、冲儿……
得了赏赐曹丕刚出幕府,却见孔桂不知从何处一猛子蹿过来,不由分说拿着廓洛带就往他腰上系。
“这是作甚?父亲赏你的……”曹丕连忙推辞。
孔桂满脸笑意:“公子别嫌弃,小的远道而来也没带什么东西,这件宝贝丞相既赏与我,我就转奉公子了。”
“这如何使得?”
“咳!丞相若问起,小的日后自会解说。丞相之物就是公子之物,莫说是一条宝带,丞相的一切早晚还不是公子您的?”这话正说到曹丕心坎里,“我从小没个爹妈,也不懂得怎么孝敬人,您可千万别笑话……”
曹丕看着腰上这条宝带,又随手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