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兖州?是谁帮曹操招贤纳士?是谁帮他把持朝政,垄断中枢十七年?竭长江之水也难洗清!那我干脆就是曹操的臣子?也不对啊,那我给大汉王朝殉的什么葬?尽的什么忠?我屈我怨向谁言……
人说黑白分明,可对他而言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泯灭良心跟着曹操干下去是对的吗?那岂不是与复兴汉室的志向背道而驰?背叛曹操投效他人对吗?那岂不是出尔反尔,否定了自己二十年来的一切努力?这真是进退失据自相矛盾。荀彧想呐喊,想发泄,想咒骂,但该喊什么?向谁发泄?咒骂何人?他陷到这个不尴不尬的境地,究竟怨谁呢?
他就这样茫然在黑暗中兜着圈子,思绪也陷入了无边幽冥,竟找不到一丝出路和慰藉。踱来踱去不知过了多久,又闻四更鼓响,整整一个时辰过去了,风渐渐停息。荀彧累了,烦了,放弃了,跌坐于地,满心的疑问终究归为无奈——算了吧,何必计较那么清楚?脚下的泡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能怨谁?一切任由后人去评说吧。
他恍惚想起昔日从河北到东郡投奔曹操,曹操见了他第一句话便是:“君乃吾之子房也!”既然把荀彧比作张良,那也就自诩为刘邦。当时他只觉那是溢美之词,现在想来岂不是一语成谶?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曹操从一开始就想当一代帝王,或许就连曹操自己都没意识到,内心中的欲望远比志向更无边无沿,或许那时当皇帝还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美梦,但这个梦却越来越真实了!潜在的欲望随着权势的增长而被唤醒……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可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引导世道沧桑的却不是三坟五典那些文学,而往往只是某些人的欲望!
那我的欲望又是什么?荀彧从来没这么想过,但此刻却不禁扪心自问。共事二十载,难道就丝毫看不出曹操是何等样人?难道就感觉不到他志不在臣子?难道就预料不到事态的发展?不可能,平心而论他早料到会有今天,却始终不敢正视这一切,一直在回避,在否认,在自欺欺人……他只不过不愿承认罢了。有人贪权,有人贪财,荀彧则贪名!
荀彧始终在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才能,自己的谦和,自己的仁慈,也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赞誉。卸下一切道义的伪装,他却不得不承认,他贪恋着仕途和官位,倒不是好利爱财,而是他需要以此展示自己的贤明,他的的确确贪名,而且贪得无厌,期盼天下所有人都赞誉他!他既要曹操的信赖,也要天子的倚重,既要官员的尊敬,也要百姓的爱戴,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贪婪的吗?
有些事不堪设想,如果当今刘协是与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