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其实杨俊虽入仕多年,但本质上仍是个文人。他乃昔年被曹操冤杀了的名士边让的门生,历任官职以来,在各地最大政绩就是立学校、宣德教。他重文才,自然也欣赏这样的人,推荐提拔的也都是王象、荀纬那等文人,所以在他看来曹植堪称最合适的主子,故而他虽非丁仪、杨修那等死党,却也真心拥护曹植。
这番话似乎让曹操的心情舒服了一些,刚要开口再问另二人;却见桓阶连爬两步他眼前,高声朗言:“五官将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主公复以临淄侯而问臣,臣诚惑之!”
“你、你……”曹操蹙眉注视着桓阶,桓阶这会儿却不退缩,也恳求地凝望着他。
曹操似乎被他的挚诚打动了,对视良久竟先移开了目光,倏然又转向路粹:“你又以为如何?”
这会儿路粹实在不敢再说什么了,一个支持曹植、一个力保曹丕,他偏袒任一方日后都不免落埋怨。况且路粹实有前车之鉴,当年他承曹操之意与郗虑上书弹劾孔融,终致孔融满门遇害,自此士林之中对他颇有非议,如今当真半点儿浑水也不敢趟。面对质问他连连叩首:“五官将居长居仁,临淄侯有才有名,主公慧眼聪辨智冠天下,想必自有定见……”
“放屁!”话未说完曹操勃然大怒,“什么慧眼聪辨智冠天下?我是傻子、是呆子!我什么都不知道!所有事都问我!我不知道……”他声嘶了几声,继而声音越来越弱,晃晃悠悠地坐下喘着粗气。
三人颤颤巍巍不敢抬头,隔了半晌才乍着胆子低声劝道:“主公息怒……保重身体……”
曹操摸着隐隐作痛的脑袋,渐渐平静下来——真是急糊涂了,我的国家、我的儿子当然要我自己做主,发作他们做什么?
“你们都起来吧。”曹操似乎全身精力都耗尽了,颓然坐着,像一位孤独的老人倾诉着内心的苦闷,“孤生平做事快意恩仇,素无不决之时,唯此立嗣之事实是难以决断……子桓居长,然外仁内忌,智谋亦不甚出众,独勤恳一道尚合我心;子建性情挥洒,兼有文才,颇类我,唯军政方面似有欠缺,但可造就……前番吾以诸事相试二子,想必你们也知。本以为子建已有长进,足以继承我位,哪料……”说到这儿他突然苦笑,不知是笑这事,还是笑自己糊涂,“方才邢子昂入见,言主簿杨修在我相试之日屡次夜访子建,泄之以军务,那些奏对……都是事先做好的!”
桓阶三人闻听此言既吃惊又不安。
“先前就有传言,说持手札出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