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了……
\n
这个问题,萧惠欢和爹爹,萧七叔想了半晌都没办法解决。最后萧七叔期期艾艾的说了句:“欢儿,要不咱们就自己开窑吧?自己开窑烧瓦,应当不算太难。只要有一两个懂行之人来统筹便可,其他的大多是些力气活儿,多请些人便是……”
\n
萧惠欢其实也是这么想,不过她问了爹爹和七叔,整个萧家庄上下,恐怕都没有懂得烧窑的人。这又是个问题,无奈之下,只好先将这个事情放下来。打算抽空到农庄那边问问那些佃农,看有没有懂得烧窑制瓦之人。
\n
这两日爹爹和七叔在庄子里四处请人,总共请了四十多名壮劳力。萧惠欢大概算了算,这些人手应当足够了。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这些人的工钱,虽说都是一个庄子里的乡亲,而且这段时间又是农闲,并没有多少农活儿要干。可人家在这大热的三伏天里,丢下自家的事情跑来帮忙,见天儿早出晚归,干得汗流浃背的,总没有让人家白干的道理。因此除了每日的两餐酒饭,萧惠欢还是打算每人按天支付工钱。
\n
跟爹爹和七叔商量了一番,萧惠欢将这个工钱定在每人每天三十文钱。这个价钱是庄子上的壮劳力,农闲的时候去城里打短工的通常价格,不高也不低。此外,每日的两餐酒饭,则由娘亲和嫂子秀禾,还有萧七婶,以及秀禾的母亲过来一起操办。需要的酒菜这些,每隔三五天去县城里采买一些,加上自家田地里出产的果蔬便足够了。
\n
将这些零零总总的琐事安排妥当,拟出一个章程交给老爹。萧惠欢便动身去农庄,想看看那些佃户里面,有没有懂得烧窑制瓦之人。奔波了一下午,结果让她大失所望,这年头懂得烧窑制瓦之人似乎不多,农庄里的一百来户佃农,竟然没有一家一户一丁懂得如何做。无奈之下,萧惠欢只好放弃了自己开窑烧瓦的打算,另寻它法。
\n
在农庄里呆到下午,顺道着看了看试验田里的杂交稻的长势,萧惠欢在天快黑的时候才动身回家。一路上不断有从田地里收工回去的佃户跟她打招呼,萧家农庄的这些佃农,对萧惠欢和沈慎卿这两个主家,可是非常青睐的。一是因为俩人都非常年轻,又没有丝毫架子。二是因为前次马匪袭击庄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