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两日,长安下到民间,上到朝廷,都在热议另一件事情。
自左右二相之后,大夏终于有了第三位大儒。
儒家第五境,方可称为大儒。
这样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的清流,苏大儒更是如此。
论资历,他甚至还在左右二相之上。
不过,和两位宰相不同,几十年前,苏大儒虽也科举高中,但却并未选择入仕,而是将“立言”作为人生信条。
苏大儒认为,科举虽然能够为国选材,但却让儒家弟子变的无比功利,忘却了读书的初心。。
因此,他拒绝了朝廷的委任,选择了传道授业,几十年来,在大夏各处游历讲学,将儒家先贤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学子。
说起来,朝中大多数官员,都得称他一声先生。
两位宰相身在朝堂,一道政令,便能影响大夏万万人,早早的就晋升大儒。
苏先生远离朝堂,用双脚走遍了大夏所有土地,给教育资源贫瘠的地方学子传授六艺,教深山中的孩子识文断字,身体力行的在发扬儒家,终于在前些日子,成功晋入第五境。
他回长安这两天,苏府的门前,停满了车轿,朝中数不尽的官员登门拜访贺喜。
长安某座高门之内,一名发须皆白的儒雅老者捋着胡须,眉头紧蹙。
“什么,陛下为求长生,将大夏权贵屠戮殆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