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孝骞并未打算阻拦眼线禀奏消息,他很清楚举家出城的消息不可能瞒得住。
既然瞒不住,索性大方一点,他和赵煦都知道如今的形势,在这种危险的形势下,我提前安顿妻儿有问题吗?人之常情罢了。
他相信赵煦也不会太在意他妻儿的行踪,赵煦只要赵孝骞能回到汴京,别的一切都不重要。
赵孝骞自认为还是比较幸运,他穿越到了赵煦亲政的年代,而赵煦这个人,总的来说还算是一位明君,甚至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算一位仁君,除非天大的罪过,否则赵煦通常是不会对臣子下死手的。
哪怕对他这个手握兵权,渐渐露出不稳迹象的宗亲兄弟,赵煦也没想过赶尽杀绝,而是赐下丹书铁券表明诚意,以亲情和交情委婉恳求他回汴京。
如果换了其他稍微心狠手辣一点的帝王,这个时候的赵孝骞要么全家跪在法场上等着被砍头,要么已经举兵谋反,大军席卷中原了。
赵煦做事留了情面,赵孝骞自然也要投桃报李,这或许才是他决定回汴京的主要原因。
不然我手握兵权,雄踞燕云,就是不遵诏令,安安静静等着你驾崩,我再率军回京抢皇位,你能拿我怎样?
有时候决定历史走向的,不一定全是权谋和利益,有些感情终究是过不去的坎儿,真的不能不在乎。
不是非要立什么“重情重义”的人设,而是不能让自己走向另一个“无情无义”的极端。
一家人收拾直到半夜,婆娘们仍没收拾完。
妇道人家收拾行李简直是折磨,坛坛罐罐的都舍不得,任何东西在她们眼里都是有用的,必须要带上的,精简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