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了你的孝道,本不该如此,但朕刚登基不久,缺乏信得过的臣子。朕对你是很信得过的,且知伱才猷干练,一向实心办事,是先帝的心腹重臣,也对我大周立下过汗马功劳。”
李尉道:“圣上这话儿,臣也担待不起,承蒙圣上厚爱,臣从今往后唯有孜孜矻矻对圣上尽忠效力,鞠躬尽猝,死而后已。”
袁庆柏笑道:“看来这些年来你没少长进,说话已有一点子文绉绉的了。”
李尉也笑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臣好歹当了十几年的官儿了。先帝在时又屡次三番叮嘱臣要读书识字,臣也没敢怠慢,加上臣又爱听人说书的,可不就养出了一点子文绉绉的作态来了。”
“其实臣自己倒是不喜欢这样的,只是圣上当面,臣不敢怠慢了。”
李尉不仅是捐官走上仕途,而且他最初担任兵部员外郎时竟然识字很少,他为官十几年,公文甚至奏折几乎都是师爷起草,起草后读给他听,他口述修改。虽说如今他在读书识字上进步不小,但文化水平还是很有限。
偏偏就是这么個人,竟然十几年期间就跃升成为封疆大吏,朝堂重臣。
通过捐官走上仕途的,绝大多数都是贪官和无能之辈。
李尉算是其中的另类了。
值得一提的是,捐纳制度,说白了就是卖官鬻爵,影响很坏,然而这一制度在华夏自古有之,就连承泰帝在位时都没有整顿这一制度。
而袁庆柏已有打算,以后要整顿捐纳制度。
李尉突然收住了笑容,面容悲戚了起来:“说到先帝,臣真真是悲痛不已,自打臣得知先帝龙驭上宾,两个多月来老是不禁回想起曾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