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只是因为既得利益者不敢说。
现在说出来,就看太子如何择决。
但他也不能什么都不说,便道:“魏公所言土地问题,非一日可解。”
“臣近年在江南考察,发现农具改良可立见成效。”
“百炼司新造的‘水转大纺车’能省人力,若改造成‘水转龙骨车’,灌溉效率可提一倍。”
“另外,臣从西域引入‘耐旱豆’,在贫瘠山地可种植,亩产虽不如麦稻,却能救荒年之饥。”
耐寒豆就是后世的鹰嘴豆,褚遂良没有正面去应对魏征对于土地问题,而是转换思路绕开。
“臣请在陇右、陕北试种耐旱豆,同时让工部批量打造新式水车,由商部牵头,让工匠下乡修造,百姓以粮抵工价,不耗国库却能增收。”
朝堂众多臣子们纷纷赞同褚遂良的观点,实际上也是为了便宜太子的视线,保障自身利益。
这就是臣权跟皇权的相勃之处了。
豪强本身的依赖在于权势,能在中枢朝堂上的,别看李承乾日常面对的都是顶尖大臣,然而哪怕个户部侍郎,几乎没什么发言权,在李承乾眼中的‘小官’。
放在地方上,那就绝对是一等一的大官。
一个户部侍郎背后,哪怕自己是清官,下边的宗族依旧会有大量人攀附,自发行成‘豪强’势力。
这就是权势所带来的影响,不需要自己主动去做。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