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两国争端,这些判贼到处在抓邦国贵族,阙梧来的路上危险重重。
\n
不过阙梧在来之时就已经将娑罗安排好了,他无论出不出事,王位下一个继承人都是他的堂姐,娑罗不吃拱火这一套。
\n
在阙梧带着聘礼到萧府下聘时,各朝臣却各怀心思,在这种时候,萧家若是和娑罗达成了联姻,他们怕北渊会再出一个北定候。
\n
若是萧家叛变,可比北定候叛变严重的多。
\n
从北渊安定那一刻起,萧家就无时无刻在被这些朝臣猜忌着。
\n
所谓功高震主,萧家拥有封地云州,手握重兵,虽不上朝堂,但手中的势力已经遍布北渊,实在是令各方势力不安。
\n
皇帝没有说任何话,任由这些朝臣们吵闹了几日后,拿出了先帝拟的一份旨意宣读。
\n
那是老国公临死前向先帝讨的一份旨意。
\n
当初娑罗出兵援助北渊,帮助北渊夺回数座城池,几次他们的兵马被围困都被娑罗救出,北渊本就欠娑罗许多。
\n
北渊安定之后,娑罗没有求得任何回报,只是要一个萧青虞,然北渊都未曾做到。
\n
老国公心中愧疚,这份愧疚不仅是对娑罗的“义”,还有对自己孙女的“情。”
\n
所以在他临终前,求得先帝一份旨意。
\n
就是日后若娑罗对北渊有所求,只要不损国本,不侵国土,北渊都不可相拒。
\n
这道旨意一出,朝臣们即便有再多的不满,也只得噤声。
\n
当初的牧野也是愿意放弃王位和萧青虞在一起,娑罗人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处事方式,他们不缺王,不缺任何一个优秀的人,但牧野缺萧青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