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影子。
李傕从弟李桓道:“莫不是西渡黄河逃入羌胡了?”
李傕反应过来,惊怒交加,斥道:“你怎不早说?红脸贼定是用了声东击西之计,假装北上,实际上西逃了!快去皮氏、汾阴!”带转马头,向西疾奔。
“几”字型的黄河,内部被称为河套,上面的一横,自西向东穿过朔方、五原、云中三郡,然后折向南流。
右边的这一竖穿过四郡,东边是西河、河东,西边是上郡、冯翊,再向东过弘农,至河内、河南,分冀州、兖州、青州,直流入大海。
河东郡与左冯翊以黄河为郡界,自北向南,有采桑津、禹门津、吴王渡、蒲坂津等重要渡口。
其中采桑津已是在山中,衡量脚程,关羽不可能到达此处。皮氏县附近的禹门津,汾阴县附近的吴王渡,是他可能渡河之处,以吴王渡可能性最大。
河东郡内称吴王渡,冯翊郡内称夏阳渡。
秦末楚汉相争,魏王豹反汉,时任淮阴侯的韩信于南边的临晋设疑兵,“临晋设疑”,吸引敌军注意力,主力在夏阳渡用木罂自西向东偷渡黄河,“夏阳偷渡”,从吴王渡上岸袭魏,破安邑,俘魏王豹,故夏阳渡又名木罂渡、淮阴渡。
夏阳渡水流平缓,因此韩信才能以木罂渡河。
所谓木罂,并非木制的瓮,一人抱着一個木瓮渡过黄河。
而是“用木缚瓮为筏,受二石力胜一人。罂间关五寸,底以绳勾连,编枪于其上,形长勿方,前置拔头,后置梢,左、右置棹”,实质上就是一种木筏。
暴雨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